忍者ブログ
シーザーを理解するためにシーザーである必要はない
×
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
美劇之所以好看,是因為有一套模式化、市場化的編劇體系。
Lady Gaga在《緋聞女孩》中小試身手以後,這位表演欲超強的個性天后就一直蠢蠢欲動。有消息稱她最近正在與《CSI:邁阿密》劇組聯繫,希望能在這部美劇中出演一個角色。這下CSI又有看點了——雷帝出場,再加上3分鐘一個高潮,5分鐘一個懸念,8分鐘懸念需要破解……,CSI的編劇絕對有本事把名人裝進去,讓故事順理成章,還不失精彩。

通常人們說電影看導演,話劇看演員,電視劇看編劇。因為最能顯示演員功力的是話劇,同樣的《茶館》,我們非得看人藝的。而電影是大投資,更多是看導演如何把各種資源調配運用,發揮最大效果,演員的表演很多可以靠輔助方法再增進。電視劇則主要靠編劇寫本子。因此在電影越來越科技化的今天,電視劇倒是出了不少更貼近生活、也更刻畫人性的佳作。美劇的風靡,靠的就是編劇。

編劇中心制
美劇是典型的編劇中心制。這個中心的名號叫Creator,基本上是主編劇,他出主意,寫出最開始的一些集,然後推銷出去,如果有製片公司願意做,手下再弄個寫作班子。連續劇的導演可以有很多人輪換,演員也有離開的,只有Creator不會變。
Creator有些也身兼總製片,執行製片和導演可以每季不同,甚至每集不同。演員下季不簽約了,編劇就可以把這個人物去掉,換個新角色出現。如果預計演員以後可能還回來,可以寫他搬到別地去了,如《急救室》裡的醫生,過兩年他回來,又編他搬回來了。如果演員肯定不演了,也可以把他編“死”,如《紐約員警》中一主角—–然後派來一新員警。
而這些編劇之所以是中心,是因為他們就是這個劇集內容的核心專家,只有他們才能寫出第一手的、鮮活的東西。

美國黃金時間電視正劇之王當數女影星蜜雪兒•菲佛的老公David E.Kelley。此人是幾檔流行連續劇的寫手、策劃、製片。反映女律師戀愛生活的《Ally McBeal》——首季每集都是他自己寫;同時他又寫了一個更嚴肅些的關於犯罪辯護律師事務所的電視劇《The Practice》,被譽為重新“發明”了法律劇。從這裡也可以看出,美國電視劇戲劇類都多以某個職業為背景,很多貼近日常生活。
Kelley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,出了法學院就被波士頓一家著名律師事務所錄取,所以有真正的法律背景。此人極為多產,得獎無數,他的劇本關心法律案件中的道德衝突,就是我們講的那種“人文關懷”。在美國,法律是人人身邊之事,所以無論電影電視以法律為背景的題材都有很多,所謂“法庭戲”(Courtroom Drama)。美國人愛看法庭戲,律師出身的人一般文字能力又強,從入學那天起就是整天看案子,所以律師出身的暢銷書作家不少。
還有醫生。像《急救室》的Creator是《侏羅紀公園》暢銷書作者Michael Crichton,他是哈佛醫學院出身,被稱為“技術恐怖小說”的創始者。《急救室》則是結合他的醫生背景做出來的劇,也是美國幾部受好評的正劇之一。有了這些專家編劇,就能夠打造出更多夯實的、帶有行業性質的劇本,而不是純粹家長里短。這樣的劇集,挖掘不同行業和職業中不為人知的細節,反而更加能夠吸引觀眾 。
電影特技越來越發達,很多商業電影越來越注重動作和特技,編劇方面刻畫人性、職業特徵和生活百態等反而不如電視劇來得有趣深刻,所以近年來批評界也都承認如今很多好戲都來自電視劇。這也是中國碟迷中美劇流行的原因吧。

2.0版本的劇本創作
美劇播出方式也和國產劇不同。邊拍邊播,一周只播一集,是其主要模式。這樣能夠時刻綁著觀眾走,綁著收視走,而不是孤芳自賞或閉門造車。
美劇不是一開始就拍全部,而是有了個新主意,先拍幾集試播片,電視臺買了試播片播出後看觀眾反應。如果受歡迎、有潛力,就繼續投資拍;如果收視不行就此打住。這種做法無疑降低了投資風險,也照顧了觀眾口味。比我們這裡一拍就是幾十集,然後才開賣的做法要好得多。
美劇的劇本大綱也是經過千挑萬選的——300多個提案裡面通常有10個會被採納,而最終只有3個被播出。首播集通常由一群資深觀眾組成的“焦點陪審團”先看,一旦審核不通過,就放棄拍攝。觀眾的意見,往往能決定一切,編劇全部要聽觀眾的。比如在《越獄》中,女主角就這樣“死而復生”了。
《老友記》的導演Roger S.Christansen透露,《老友記》在拍前會不停彩排,還在編劇面前表演。“這樣編劇就可以在彩排後重新考慮改編或者改寫。其實有5台攝像機同時在拍,把彩排拍下來,我們有機會來看到底哪些地方要改變。最後整個製作工作室花一天的時間最後調整。”《老友記》十分看重觀眾反應,“我們在拍攝中,編劇和觀眾都會在現場。如果觀眾笑了就保留,不笑會修改。試播中聽取觀眾回饋,通過參與來完成《老友記》。”
光有觀眾的意見當然還不夠,還要靠編劇把它們裝進特定的模具裡,到流水線上走一遭,劇本就出來了。一般Creator組織編劇團隊,每人有不同分工。有的負責設計情節;有的負責設計對白;有的寫分場大綱;有的寫分鏡頭腳本。為了保證不犯常識性錯誤,往往還有專業知識方面的劇本醫生,最後再由Creator統一修改潤色。《盾牌》的Creator肖恩萊恩組建了20個人的編劇團隊。《24小時》動用了16位編劇、10位導演、6位執行製片。
另外,不同的劇本怎麼寫,模具很重要。電視臺每8分鐘就會暫停劇情插播一次廣告,於是一集電視劇被迫被分割為前情提要、4幕主戲,有時還附加一個尾聲。編劇把每一幕主戲中最大的戲劇衝突都設置在廣告前,並把懸念解決掉。不然,觀眾因廣告時間離開再回來,要繼續劇情,還得在腦海中重新複習前面的情節,會影響劇情觀賞的流暢性。
為了保證廣告後觀眾還在,新的矛盾衝突必須是漸進式的。新矛盾的鋪墊時間要保證觀眾即使延誤了返回觀看的時間,也不會損失重要資訊。 拖延、反轉、不完全答案等手法阻斷情節,這些懸念都能激發觀眾觀看下一集甚至下一季的欲望。
另外,塑造一群而非單一的主人公形象,這讓劇集結構具有開放性,能讓編劇頻繁地加入新人物、新劇情,製造新矛盾,使得每一集電視劇能相對完整獨立。雷帝和貝嫂進入《緋聞女孩》,就得益於這樣的劇本特徵。
要是一個人寫,總會有江郎才盡的時候。觀眾意見加上固有模具,只要來料加工,產品就出來了。雖然有的時候在格式上稍微會覺得缺乏新意,但是好在能夠保證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讓更多的人分享智慧,這是2.0版本的劇本創作。

效益最高化
明星要價高,是中國電視劇行業的苦衷。在中國拍電視劇類似“勞工活”,週期長,工時長,休息時間短。而美劇卻已經規範化到了類似“白領活”,所以好多有了家庭的女明星不願意四處跑的,反而容易回頭拍電視劇。之所以形成這種工作模式,跟編劇方法也分不開。
美劇很多都是在一固定內景,像《迷失》那種荒島劇情也固定在夏威夷一地。每天定點開工收工,而且情景喜劇更是一周拍一集,非常定時定點。週一週二演員排練,排練中出現的問題向編劇提出,編劇週三拿出修改版,週四再彩排,週五在觀眾面前錄影。很多電視劇的片場就在洛杉磯或紐約,不用出外景,加上流程如此固定化,演員可不是像白領一樣上下班。
美國連續劇不是特別注重總體劇情,而是有一個大線索,通過設置人物關係,特定背景,每集可以獨立成章,都像一出小戲。在這一集裡要有起承轉合,人物刻畫,表現一個主題。舉個例子,有一次我看寫大學生生活的連續劇《Felicity》,那一集是寫感恩節,放映時也在感恩節前後。一頓感恩節晚餐聚集了一群各種各樣的人,很溫馨。這集的主題是“家”這個概念在現代生活裡是怎樣的,城市裡的人際關係等等。很多時候美劇的感覺是不需要太多上下文,就可以被這一集的故事吸引,像看了一出小話劇。
這種劇很靈活。演員懷孕了,戲裡也可以懷孕;演員去約會了,還可以找名演員來客串一集演其約會物件。這樣不但大大節約了長時間佔用演員檔期的成本,還能夠不斷實現不同類別人的演員夢。很多中年女演員更是鑒於動作戲沒有演技發揮餘地,而比較喜歡回到螢屏前。像《絕望主婦》、《欲望都市》這種戲都成了熟女演員爆紅的管道。
目前我們國內電視劇明星的片酬節節上漲,據說報價達30萬元-40萬元一集,因為國內電視臺購買電視劇主要看明星,有明星的劇集才容易賣出去,聽起來實在是荒唐。我們顯然認臉不認劇。再看看美國的編劇流程,大致也就明白了,人家是有系統,有流程,誰來誰走都照樣演,每個人都只是這個商業機器裡的螺絲釘。
PR
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
color
name
subject
mail
url
comment
pass   Vodafone絵文字 i-mode絵文字 Ezweb絵文字
この記事へのトラックバック
この記事にトラックバックする:
字幕組的地下江湖(轉) HOME The Walking Dead
photo by 七ツ森  /  material by 素材のかけら
忍者ブログ [PR]
カレンダー
04 2024/05 06
S M T W T F S
1 2 3 4
5 6 7 8 9 10 11
12 13 14 15 16 17 18
19 20 21 22 23 24 25
26 27 28 29 30 31
プロフィール
這裡的主人:KIRI(霧君)
寫了三年的廢柴兔被和諧了
變得非常難得更新一次的傢伙

攻略中GAME:


最近在聽:
醫療系遊戲電視劇OST

最近在看:
民主的細節
最新CM
(10/23)
(10/15)
(10/14)
(10/14)
(09/17)
一块草皮
ブログ内検索